第三十四章 展示才艺-《爱字研究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业余歌手郭茹萍和齐芳芳,周末周日,她们俩也是高原宿舍的常客。如果这二位周六周日没有来露面,那一定是身不由己,是业余演出拴住了她们的手脚。只要放开了手脚,她们还会专门跑过来进行解释回报。业余唱歌搭建起她们和高原相互理解、沟通的桥梁。

    高原的歌喉,在同学中称得起出类拔萃。他能模仿多个明星演唱,常常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。这一点常让有的女孩匪夷所思。她们不明白,这个农村男孩,音乐细胞是那么的浓。却不在音乐方面发展,可惜了人才。

    她们不知道,高原家乡有自己的家乡戏,每个人都是在家乡戏中长大。不论是在地里干活还是走在路上,你在那里唱了上腔,我在这里就接了下腔。小小的年纪,就练出一副好嗓子。

    的确,高原他没有在音乐方面下功夫,也不想在这方面发展。唱歌,只是他的一项业余爱好,高兴时就站出来,放开嗓子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怀。

    三尺讲台教书育人,才是他高原早就选定的职业。他崇尚孔夫子弟子三千,七十二贤士。

    高原作这样的职业选择,是他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——远亲王成文老师。这位老师让高原懂得多读书,读好书是多么的重要。

    考上初师,他是年龄最小的考生。在学业上,他是最拔尖的学生。参加工作后,他是年龄最小的教师,又是知识面最宽的教师。全县唯一一个上大学深造的保送指标给了他,就是看中他有再造之才。他不忘名师的教诲,不忘领导慧眼推荐。他立志要做个名师,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。

    高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,知道贫穷落后的滋味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,知识能够改变命运,教育是改变国民贫穷的重要举措。高原的择业都和国家大事联在一起,他虽然只是一介平民,他却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。

    郭茹萍和齐芳芳,她们是学校业余歌咏晚会的积极组织者和歌手。为了办好每一场业余演唱会,她们把高原当成总监。她们常常把邀请函送到高原的宿舍,亲手交给高原。会前,她们邀请高原帮助策划,听听他的意见和安排。会上,她们邀请要与高原同台献技,联袂演出:对唱、二重唱、小合唱……

    本是一场业余演唱会,每一场都是观众爆满。不知是高原捧红了演唱会,还是演唱会捧红了高原。业余女歌手越来越多,高原成为大家所关心所学习的热点人物。

    有城市小伙子直言:高原是个农村人,人家都能把歌唱好,我们都是在城市长大,连歌都不会唱,也太丢人了。于是,他们在唱歌上也开始下功夫,见到高原就主动打招呼,话不出三句就扯到唱歌上。这些城市小伙子可是以才取人。

    有城市女孩说到:人家高原家在偏远落后的农村,人家都能把情歌唱好,还能唱反串,真是太有才了。生活在繁华大城市的我们却是五音不全,连个歌都唱不好,也太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了。她们也向高原伸出求教之手,还常常是三五成群登门讨教。

    学校一场业余演唱会如果高原没有露面,没有登场演出,主办人就会觉得缺少点什么,登台者会左顾右盼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