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要是苏萍知道了,肯定能理解韩莹莹的想法,在这件事上,她们算是惺惺相惜吧。 屋内,苏老头脸色有些难看,当着儿女小辈儿的面,老婆子也不给他留点脸,他心里不痛快了。 “我怎么只顾儿子不顾闺女了?有哪家的闺女读书识字的?又有哪家闺女能学武的?” “闺女识字学武花你一文钱了吗?人是闺女自己救的,当初那五十两银子,说是给苏家的,其实是给闺女一个人的。这事你认不认?” 翻旧账,那肯定是翻不过女人,苏杨氏平时不说什么,可什么都记在心里,门清。 说到小时候的事,苏家人除了苏萍都有印象,十几年前苏明雪还是个小丫头,有一次她出去玩救了一个人回来,就是苏俊口中的北爷爷。 对方在苏家一边养伤,一边教苏明雪识字,那时候的苏老头还在外面跑呢。 一回家,冷不丁住进来一个大男人,他肯定多想,要不是苏杨氏打着让儿子学武的旗号,就将人赶出去了, 没办法,他那时要经常出门,一走就是两三天,时间长的五六天,肯定不放心媳妇一个人在家。 那位受伤的男子在苏家待的时间并不长,临走前给苏家留下了五十两银子。 之后,每年都会托人送来很多东西,他自己只来过两三次,就再也没见过面了。 当时不少人猜测,苏家在大城市有贵亲戚,羡慕的不得了。 一直到苏明雪出嫁前三年,送东西的人就再也没来过。 提到很久以前的事,苏老头有些心虚,那些钱被他买了地。 “当时买地的时候你答应给闺女一半,结果她成亲的时候就给了那么点嫁妆。你说地留在娘家是闺女的底气,我也就认了。可五年前,要不是你舍不得卖地,闺女能去当兵,差点死在战场上?” “我,我后来不是卖了吗?” “有个屁用,二丫头都已经上战场了。再说了要不是我天天念叨着,你能舍得卖地?还不是要给你儿子留着。” 苏大郎诧异的看着父母,他不知道啊,还以为父母不想老韩家占便宜呢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