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舒坦! 太舒坦了! 刘据现在体会到了挂机游戏的魅力,更是明白了为何游戏中不惜氪金也要追求SSR,有一群这样的人在身边,想不当千古一帝都难啊! 再加上这又是以刘据为核心的血缘团体,让君臣间的关系坚不可摧, 所以,也只有刘据能破局。 不然,换成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太子,都别想闯过巫蛊之祸的副本。 “说来~熊儿,你好好说说,你口中的均田到底是如何想的,娘和仲卿也好给你想法子啊。” 卫子夫和卫青都是满眼关切的看向刘据。 “娘亲,孩儿是该讲清楚。” 刘据清了清嗓子。 在刘据开口前,需要先知道何为均田。 均田制是北魏时期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的田制。 均田制历经北魏、隋、唐三朝,不同朝代都对均田制稍加改动,以符合时代特点。 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, 均田制是国家给天下生民拥有土地的权力,而不是给土地实物本身,更不是平均土地。 如北魏授男子田四十亩,女子二十亩,为了轮耕休息地力,往往是两倍三倍的授田, 简单来说, 国家是告诉你,你可以拥有这些土地,拥有最多土地的上限就是这个数字。国家能授田就授给你,没能力授给你田地,你就想办法去弄,反正你能占有的土地就是这么多。 均田制第二个反直觉的设定, 看起来规定授田的数量是固定的,按理说,百姓和官员都该一样吧,官员也是人,也应授四十亩。 实则不然。 官员有另外的一套授田规则。 并且孝文帝在田四十亩的同时,又追加了一条设定, 奴隶和耕牛,也可以授田。 普通老百姓哪来的奴隶,就算是耕牛,也屈指可数。 实则这条设定就是为肉食者专门定制的,奴隶和耕牛授的田地,依然是算在主家头上。 均田制的存在,是为了保护普通人的下限,限制肉食者的上限,而并非是简单的平均土地。 “娘,大舅,孩儿想的均田制并非均地,百姓与官员应有差别之分。” 闻言,卫青点了点头。 这才算实际,不然,只一味的平均根本无法实现。 “但,无论是百姓亦或是官员,其均分的土地,都归大汉所有。” 刘据此处,是与北魏均田制最不同的地方。北魏、隋、唐三朝均出的田地,百姓拥有永久所有权,基本等同于土地私有,而刘据的均田,土地依然是国有,并且有随时授田和收回的权力。 土地国有和土地私有,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两条路。 从上古至秦国商鞅变法之前,天下就没有私有制的概念, 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 就连春秋时期,都不是土地私有,周王室衰微,群雄争霸,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身份依然是共识,周天子依然有权力收回诸侯国的土地,姬姓国都尽力维护周王室的威严,唯独野蛮的楚国性格直爽,直接就问周王是大臣周鼎重几何,结果也是不了了之。 土地私有会产生土地兼并。 土地国有.......走向何种结果,就尽在刘据一人身上了。 卫子夫似乎领悟到了熊儿的想法, 惊呼道, “你还是要保留列侯的食邑?” “对。” 刘据点头。 就像大舅说的,没有利益的激励,百官如何能做事?再者列侯食邑大多是便宜老爹在位时封赏出去的,便宜老爹赏地也并非无缘无故,皆是为了嘉奖平胡之功, 有功,就该有赏。 平定匈奴,满打满算才过了七八年,当年因战功受封的列侯还都活着呢,转头刘据就把人的食邑收了,这未免太过分了, 这样下去,人心散了,谁还为你老刘家做事? 考虑到这个,刘据必须保留食邑, “等下,”卫子夫脑袋有点乱,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,才开口道,“熊儿,你是说,既要保留列侯的食邑,你还要另外对百姓均田?” “是的,孩儿是这么想的。” 卫子夫和卫青对视一眼, 接着, 异口同声的问道, “你哪来的如此多地封赏?!” 这还用想? 刘据迷茫道,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