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岳连河将神像请回神堂后,没急着走,而是再次在神像前跪下,重重的磕了三个大响头。 玄清公予他的,不是简单的神祭之术,而是再造之恩。 磕完头,岳连河说起自己的经历来。 他出身万安县,普通商贾之子,但武道天资过人。 少年时意气风发,行走江湖,后面却在与人争斗之中,损了根基。 命是保住了,武道修为却再也无法寸进,能保住修为不下滑就不错了。 那一年他二十七岁,第四境初期。 若说天资高到傲视整个淮云府倒不至于,但在淮云府也确实是别人口中的少年天才。 而后在外奔波多年,寻找修复根基的办法,却不得其果。 一直到花甲之年,认命归乡,在万安县创立青云武馆。 “玄清公的再造之恩,岳连河没齿难忘,日后有任何我能为您效力的,绝无推辞!” 宋玄清终于明白,为什么岳连河对神祭的反应那么大,那么激动了。 他仔细看了一下岳连河的经脉丹田。 嗯,确实是有点问题。 但对他来说问题不大。 除开神祭,他的净蕴宝盏也能为岳连河解决这个问题。 彻底解决,修复根基的那种。 只需要一丝凝结的水雾就行了。 但宋玄清想了想,没急着拿出净蕴宝盏来。 而是传音给岳连河,告诉他现在神祭人数太少,增益有限,如果要提升增益,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神祭。 另外还有一年一次的大神祭,每次要一千人以上,人数越多越好,那个增益效果定然也比现在的小神祭强。 宋玄清说的这些话,无一不暗示岳连河,让他去拉更多人,一同神祭。 当然不能什么穷凶极恶的人都要,岳连河得自己筛选,什么人有资格参加玄清公神祭。 宋玄清一开始找岳连河的目的,也是有此。 作为神祭受益的一方,他当然也想神祭规模越大越好。 而这需要一个领头人去引领,去筛选有资格参加神祭之人。 古神会不适合,他们是宗派体系,不是谁都想进古神会的,古神会也不是什么人都想要的。 岳连河便挺合适。 天下散修武师不需要像宗派武师那么亲密,只需要在神祭时凑一起神祭就行。 当然前提是那些武师多少得信仰宋玄清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