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看到其他村民在蝗灾的影响下那般凄惨,他心中很是触动。 于是便想到了传言中的那位玄清公。 这次蝗灾之后,玄清公的名头更响亮了。 毕竟大家都在经受蝗灾摧残,就玄清公庇护下的村庄毫发无损。 在这种情况下,玄清公之名,便更加深入人心了。 其实,徐义年是有去拜过玄清公的。 他心中,其实对那位玄清公,也是有敬仰之心的。 不过之前他倒也未曾主动想过,让河岗乡全部供奉玄清公一事。 这事儿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 他是河岗乡乡长不错,但河岗乡又不是他的一言堂,他岂能一人独断地让整个河岗乡供奉玄清公? 先不说头顶上的万安县县令答不答应,手底下那么多村子也不答应啊。 大家都是有各自信仰供奉的神灵的。 但那是以前。 现在不一样了。 蝗灾一事过后,有了那些受玄清公庇护村子作为对比。 那些村子对于换供神灵,供奉玄清公一事,应当不会那么的抗拒了吧? 当然最主要的是,徐义年自己想这么干了。 想让整个河岗乡都供奉玄清公的念头,越来越浓重。 生逢乱世,大家都活的不容易。 这次蝗灾过后,后面还不知道又会遇上什么祸事。 那位玄清公神通广大又灵验,河岗乡能早一日供奉玄清公,便能得其庇佑。 就像这次,假如河岗乡先前就供奉玄清公了,他们还会遭此一难吗? 徐义年吸了口旱烟,心中下定了决心。 他先召集了自己村中人,说了想换供神灵,供奉玄清公一事。 徐义年想过村中人可能会反对,他准备好了一大堆的理由用来说服村中村民。 结果,他才刚说出自己的想法。 村民们就像生怕晚一秒他就会反悔一样,急急忙忙地应声同意了。 “我赞成供奉玄清公!” “我也赞成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