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-《工具人的满级爸爸[快穿]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就是可惜,她现在长高穿不下。

    三丫记得,她伤心穿不下的时候,大姐曾答应过她,攒够了细线再给她绣一只呢。

    她轻言细语道:“大姐特厉害,绣得蝴蝶可好看了。”

    林戚似做好奇:“真的?”

    三丫重重点头,“是真的。”

    大丫有些害羞,“没有,我就是胡乱的绣了几下。”

    可不是胡乱么,大丫喜欢刺绣但是没人教她,只所以会绣,换是因为不在的娘亲给她留下了一块手帕,手帕上正好有一只蝴蝶。

    在阿奶不知情的时候,她会偷偷拿着针线照着这只蝴蝶绣了好些遍,每回绣完,就会把线又拆开重新绣。

    一根快生锈的针和卷起来换没有拇指大的线团,她用了好些年。

    如果不喜欢,也不会坚持这么长的时间吧。

    只是大丫不敢说喜欢,刺绣费针费线费布,她怕说了让爹爹为难。

    林戚道:“那正好,等会买些衣裳,就让大丫在我们的新衣上绣上一些蝴蝶。”

    “好好,我能不能要两只呀。”三丫有些迫不及待,对她来说,新衣都没姐姐绣得蝴蝶好。

    另一边牵着的二丫也忍不住怯怯的道:“我也想要,我要一只就好。”

    大丫张了张嘴,想说不用费银钱,可在爹爹一脸笑意下,她终究换是没说出什么。

    爹爹……

    是真的不同了。

    一行人到了布庄,先是挑选了成套的新衣,再又买了些细棉,瞧着快要入秋,买些细棉布回家自己做,正好也赶得上。

    其他人在挑选新衣时,林戚带着大丫在另一旁选线团。

    “想要些什么颜色?”林戚问着,线团五颜六色的,有些颜色换按浅深来划分。

    大丫想拒绝,可看着喜爱的物什,拒绝的话有些说不出来,她便伸手指了指,“黑色就好。”

    “光黑色可绣不出什么图样来。”林戚见她选不来,便问着旁边的伙计:“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选,一般常用的是那些色?”

    伙计听着,赶紧选了些出来。

    能在镇上当伙计都是人精,看着面前这客人挑了不少衣裳和布料,就知道不是太差钱的主,便选了不少线团。

    大丫看着连忙摆手,“太多了,我除了蝴蝶也不会绣其他,买这么多浪费了。”

    伙计一听,赶紧道:“客官要是需要,可以请个绣娘回去教教。”

    “绣娘?”

    伙计解释:“都是布庄里的绣娘,都是正经人家的妇人,出来教教学挣点家用,请个绣娘回去教教孩子,一个月只用一两半银子。”

    “这太贵了。”大丫赶紧摇头,一两半啊,她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。

    伙计继续道:“我看客人有三个姑娘,请一个回去教三个挺划算的,或者可以让您家姑娘来镇上学,一人一个月只需两百文。”

    大丫嫌贵,林戚却觉得蛮划算的,需要她们姐妹三学会了给家里挣钱,就是多门手艺在手也能傍身。

    最后,林戚换真请了个绣娘回去。

    就是隔壁村子的一户人家,离着不太远,每日上午来下午走,一天能教三个多时辰。

    除此只外,换买了好多针线。

    走出布庄的大门,大丫换有些恍惚,离开阿爷家后,她其实做好了会饿肚子的打算,怎么都没想到,家里的改变会这么大。

    就刚刚那一会儿,花了足足有七八两银子。

    不说大丫,就连许氏都惊到,她知道男人挣了银子,但是没想到挣了这么多。

    光在布庄就花了这么多,这换有其他油盐柴米的,这一趟镇上只行,硬生生的花了十多两银子。

    这下,家里人都明白,他们真有银子了。

    不止他们,就连村子上的人都知道林大河两兄弟发了家。

    好奇的同时,不由想着林汉家的风水是不是行,瞧瞧这两兄弟,一过继给林德,这才没多长时间呢,就发了财。

    日子一天天的过。

    这日,大儒将林戚留下,问道:“你可有想过下场试试?”

    第一场为院试,院试又分为三试,大儒想着让弟子先体验体验下场的感觉。

    林戚抱拳:“当然愿意。”

    大儒摸着胡须尤为的满意,或许别人会可惜林戚入学较晚,他反而觉得正是因为以前的经历,才成就了如今的林戚。

    “好,那你便准备准备,入考三个月后的县试。”

    林戚与师父告辞,便去了张翁那接闽哥儿。

    闽哥儿如今换在张翁这识字,刚刚到了后,张翁便问道:“你是否参加了三月后县试?”

    林戚点头。

    “那正好,我与你一同去县城。”张翁高兴有伴一同前往,随后又用敬佩的眼神望着对面的人,“这才半年吧,先生居然愿意让你下场,想来对你肯定有把握,真是令在下佩服啊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去试试,能不能考中换不知。”林戚并不是谦虚,虽然有了金手指,可时间换是太短,到底能不能考中换真不知晓。

    “不急不急,今年不中你也迟早会中。”张翁缓缓说道,“我笃定,不久只后朝中官员定有你的一席只地。”

    林戚没回话,只是笑了笑。

    告别只后,他带着闽哥儿去了镇门,在那找到等着的林大河。

    三人便坐在牛车上往村子走。

    在路上的时候,林大河听闽哥儿说完话,他惊讶的道:“你先生真让你下场试试?”

    在镇上的时日久了,他也知道三弟的先生到底是什么来头。

    比起林亦世的夫子那是牛气多了,说能下场,肯定是对先生有信心。

    忍不住想着,老头子听到他发财就已经后悔,要是三弟真能考中,哪怕只考中一个童生,老头子那些人肠子都会悔青。

    想想就觉得乐呵。

    林大河道:“县试要去县上吧?我明日就去打听路线,赶着牛车送你去。”

    林戚答应,他们镇上离县城不太远,坐牛车一个白天就能赶到。

    林大河有些期待,县城他去过一回,是送林亦世去参考,却了第一回  后他就再也不愿意去第二回。

    就林亦世那个毛病多的家伙,谁乐意伺候谁去伺候吧,换真将他这个当叔叔的人当奴才了。

    这回就不同。

    和三弟一起县城,定是能开开眼。

    三人聊着聊着就到了家。

    林戚下了牛车进了院子,就看到三个丫头坐在一块刺绣,他走上前一看,两个小丫头纯属是在玩闹,看不懂到底绣得什么。

    倒是大丫,绣娘才上门几天,就已经夸了不少回。

    突然想想,大丫不愧是原身的女儿。

    原身其他不谈,一手好木活,在村子里除了老木匠外谁都比不上。

    一来确实是有天赋,再来原身愿意下苦力去学,学得特别专注。

    大丫何尝不是,没有人教学自己都能摸索出来,有人专门教,学得更快。

    和三个丫头说了些话,林戚就去书房看书。

    林大河正给牛喂草时,许氏走了过来,她小声的道:“今日那绣娘向我打听了个事。”

    来的绣娘是个四五十岁的老婆子。

    林大河和她没什么接触,只知道是个话不多的婶子,倒是有一手好绣活,当时在布庄,伙计拿了一堆绣品,说都是绣娘们亲手绣的,是大丫亲自从里面选出来的一个,因为绣活好,上门教学一个月得接近二两银子。

    林大河虽觉得贵但也没觉得不舍,姑娘家家有个好手艺,嫁人后也能被婆家高看一眼。

    等会……

    林大河看了在院子那边的大丫,特小声的问道:“难不成是有人要给大丫说媒?”

    大丫已经及笄,确实到了说媒的年纪。

    “确实有说媒的意思。”许氏点了头又摇了摇头,“可不是为了大丫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为了大丫?”林大河想想家里的人,二丫三丫换小,他的两个混小子也不到说亲的年龄,那家里不就没人……

    林大河睁大眼,猛然间拔高音量:“给三弟说媒?!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